连日来,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,给我们这个以农业为主的乡镇带来了严峻的旱情考验。农作物正处于生长的关键时期,急需水分滋养,可不少农田却因缺水面临着减产甚至绝收的风险。面对这场“烤”验,大兴镇纪委迅速吹响抗旱保灌监督“集结号”,纪检干部带头下沉田间地头,用脚步丈量旱情,以监督护航水源,全力守护群众的“粮袋子”。
“武书记,村里泵站的抽水设备运转正常吗?灌溉渠的水源能供上吗?”一大早,镇纪委书记带着工作人员已穿梭在各村田间。在武集村依沟发现该泵站的抽水设备因常年高负荷运转,不少部件已严重老化,时而发出“咔咔”的异响,抽水量锐减近三成。“前几天报修了,但一直没等来维修人员,这沟塘快见底了!”村支书急得直搓手。类似的情况在周边几个村也不同程度存在,设备“带病运行”、维修响应迟缓等问题,让本就紧张的灌溉用水雪上加霜。
掌握情况后,镇纪委联合镇水利站、镇农业相关部门紧急召开协调会,要求三天内必须完成所有故障设备检修,明确维修责任人,每天通报进度!三天后,镇纪委顶着高温到现场督查。在武集村徐庄泵站,盯着维修人员更换老化的电机轴承;在小李庄,督促施工队加急清理堵塞的引水管道。当第七台抽水设备重新发出轰鸣,清亮的水源源不断注入干涸的沟塘时,围观的村民们喜笑颜开。
为从根本上解决灌溉难题,镇纪委推动建立长效机制。一方面,督促各村组建由村干部、党员、种粮大户组成的灌溉设施巡查队,定期对全镇90公里灌溉渠道、87座泵站开展“拉网式”排查,建立问题台账,实行销号管理;另一方面,向镇党委政府提出建议,争取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纳入明年民生实事项目,计划投入资金对老化泵站、破损渠道进行升级改造,逐步提升全镇抗旱保灌能力。
“地里的庄稼喝上了水,我们心里就踏实了。”看着田间重新焕发生机的农作物,种粮大户们难掩喜悦。在这场抗旱保灌攻坚战中,大兴镇纪委以精准监督推动问题解决,用实际行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,为夺取秋粮丰收筑牢了“监督屏障”。
“抗旱还没到松口气的时候,我们会持续跟进监督,对不作为、慢作为、乱作为的行为严肃追责问责,坚决打赢这场抗旱保灌攻坚战。”大兴镇纪委负责人的话语掷地有声。